九月的西北,秋阳似一位调色大师,将玉米叶子一丝,一缕,一片,慢慢地涂上了黄色。这片从翠绿到泛黄的青贮玉米田,是跋涉了春夏之旅泛黄的信札,在石岗墩大地传递季节更迭的消息。微风拂过,秸秆发出沙沙的絮语,仿佛在催促一场特殊的“丰收”。
玉米地里,三台大型克拉斯收割机早已整装待发,机身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。驾驶员们围着机器细细检查,手里的工具敲打着轮胎纹路里的泥土,清脆的声响混着交谈声,满是对丰收的憧憬。
青贮玉米是奶牛过冬的“口粮”,早一天收完,便能早一天入窖发酵,奶牛的温饱才有稳稳的保障。李场长蹲在田埂上,轻轻拨开玉米叶查看籽粒成熟度,指尖捏碎一颗饱满的籽粒,乳白色的浆液便顺着指缝流淌。“看,这样的玉米就能收割了。”他抬手示意,第一台收割机随即轰鸣着驶入田地,宽大的割台缓缓贴近地面,宛如给田野精心“理发”。高速旋转的切割刀瞬间切断秸秆根部,秸秆被麻利地切成小段,细碎的叶片、玉米棒和茎秆交织在一起,散发出新鲜的青草香气,顺着卸料管源源不断地涌入随行的运输车。
运输车司机老张紧握着方向盘,眼睛紧紧盯着收割机的卸料管,生怕一丝一毫的青贮料洒落。“以前用小型机器,得一堆人跟着装料、卸车。现在这大型收割机,用人少了不说,效率翻了好几倍。”他指着车厢里的青贮料,笑意漾在眼角,“你看这料,碎得匀、没杂质,奶牛吃了好消化,产奶量都能高不少。”说话间,第一辆车已满满当当,老张鸣了声喇叭,朝着牛场的青贮窖驶去,后面的运输车立刻跟上,衔接得严丝合缝。
割好的青贮料被送到青贮窖边,卸料后,履带式压实机便登场了。它来回碾压,将料堆里的空气一点点挤出——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的关键,正在于这份“压实”。压得越充分,保质期越长,营养流失也越少。而这台压实机碾压后的青贮料密度,远非人工压实所能比拟。
秋夜渐渐沉下来,月光温柔地洒在堆积如山的青贮料上,细碎的青草香气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,仿佛在悄悄孕育着来年的希望。从清晨到傍晚,从田野到青贮窖,这场忙碌的收割,不只是为奶牛储备过冬的“口粮”,更是对丰收的期许,对品质的坚守。(杨芳)
Copyright © 2022 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