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远山还浸在墨色里,而晨光前进牧场的犊牛舍里,一盏暖黄的灯倔强地亮着,宛如黑夜中一颗孤独却坚定的星,穿透黑暗带来温暖与希望。

在这柔和的灯光下,朱得优半跪在保育室的软垫上,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,砸在微凉的水泥地上。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刚出生的小牛,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捧着世间最易碎的珍宝。指腹细微地擦拭着小牛口鼻间的黏液,每一个动作都藏着五年时光沉淀下来的熟稔与从容。直到那声细弱却清亮的“哞”声划破寂静,他紧绷的神经才缓缓松了下来,指尖轻轻蹭过小牛温热的耳廓,那细腻的触感,仿佛是生命对他最温柔的回应。这样的深夜守护,他已经在这片牧场里默默坚持了五个春秋,每一次接生,都是他与生命的深情对话。
时光回溯到五年前,那时的朱得优还是一个与牧场毫无交集的门外汉。为了生计他毅然来到牧场上班并前往张掖基地进行深入学习。彼时的他,对犊牛接生这个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一知半解。第一次遇上母牛难产时,他站在一旁,手足无措,眼神中满是慌乱与无助。看着师傅精准地摸胎、娴熟地调整胎位,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行云流水,而自己却手忙脚乱地递错了助产工具,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羞愧和自责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尽管最后小牛平安降生,但他的眼眶却红了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那一刻,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:“一定要学真本事,才配得上这些鲜活的生命。”这份执念,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,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。
从那以后,朱得优像一块干涸的海绵,拼命地吸收着知识。他把师傅说的每一句话都刻在心上,从“通过母牛步态预判预产期”到“新生犊牛呛奶的急救技巧”,每一个知识点他都反复揣摩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为观察并掌握母牛产前反应,他曾在牛舍外守了整整两天两夜。夜晚的牛舍,尽管蚊虫肆虐,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。他紧紧地盯着母牛的一举一动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,却依然目光坚定。直到亲眼看着小牛顺利降生,他才敢靠着墙歇一会儿,那一刻,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从张掖学成归来后,朱得优成了牧场接产房里的“定心丸”。他对每头待产母牛的脾气秉性都摸得门儿清,预产期被密密麻麻地记在他随身的工作本上,消毒水、初乳、保温灯这些物品永远提前备好,整齐地摆放在一旁,迎接新生命的到来。
最难忘的是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,一头母牛突然早产,情况紧急。朱得优听到消息后,毫不犹豫地抄起雨衣,冲进了雨幕之中。雨水如注,瞬间将他淋透,但他却顾不上擦一把。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跪在泥泞里,双手不停地忙碌着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。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,新生的小牛终于顺利降生,但身子却十分孱弱。朱得优守在保温箱旁,一夜未眠。他每隔半小时就检查一次小牛的体温和呼吸,眼神中满是担忧和关切。直到天亮时,小牛颤巍巍地站起,迈出了它的第一步,朱得优那紧绷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他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离开,虽然疲惫不堪,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。
如今,牧场里的健康犊牛越来越多,每一头健康活泼的小牛都是朱得优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。提起朱得优,大家总是竖起大拇指说:“有他在,牛宝宝们就有了活菩萨。”而朱得优却总是谦虚地笑笑,他总蹲在犊牛舍前,静静地看着小家伙们甩着尾巴、好奇地舔舐围栏。他的眼里满是化不开的温柔,仿佛这些小牛是他的孩子一般。他轻声说道:“这些小家伙把命托付给我,我就得把这份责任扛到底。”
在牧场里,朱得优用他的爱与责任,守护着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,照亮了它们成长的道路。他的故事,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,闪耀着人性的光辉,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责任的力量。(曹雪燕)
Copyright © 2022 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