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的暑气来得急。天刚泛青,闷热的空气里便浮动着青贮发酵的酸香与奶牛粪便的腥膻——这是牧场的晨钟,也是郭鹏的“开工铃”。他套上那件洗得泛白的工作服,工具包被扳手、螺丝刀和零件塞得鼓胀,沉甸甸地压在肩头,扛起一整天的责任,也像扛着一整片牧场的呼吸。
挤奶厅的橡胶台面还泛着潮气,昨晚挤奶工反映的“吸杯问题”依然静默着,仿佛在等他赴一场约定。郭鹏蹲下身,指尖抚过橡胶吸杯边缘,触到那道熟悉的磨损。“又闹脾气了?”他对着机器轻笑,从包里摸出新垫片换上,旋紧气压阀。当吸杯“啪”地一声稳稳咬住模具,压力表指针精准定格在42Kpa时,他才撑着膝盖直起腰,脊椎发出轻微的“咔嗒”声——那是十五年弯腰检修积下的年轮。
围栏边的风带着热意,几只小牛正用湿润的鼻头拱着松动的颈枷,试图钻出"牢笼"。郭鹏踮脚踩上石块,锤击铁钉的“铛铛”声惊飞了草尖的蜻蜓,惊得牛群抬了抬头。牛粪溅在裤管上,他随手抓了把干草蹭了蹭,目光扫过远处埋头吃草的牛群,尾巴甩得悠闲,心里忽然踏实得很。
正午的日头晒得地面发烫,食堂的绿豆汤刚喝了两口,郭鹏就攥着水管图纸往牛舍走。高温天,饮水台就是奶牛的"救命站"。他逐个拧开过滤阀,把草屑和泥沙掏出来,手指被冷水泡得发白。走到运动场尽头,果然看见水管在往外渗水,喷溅的水花画出一道小小的彩虹。郭鹏蹲在饮水槽旁检修时,有只胆大的麻雀落在他不远处,歪着头看他忙碌,仿佛在监督这位"牧场医生"的工作。他麻利地剪下补丁粘好,听着水流重新"哗哗"作响,才发现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,凉下来后黏在皮肤上,像贴了层保鲜膜。
下午的拖拉机故障来得突然。引擎盖掀开的瞬间,热浪裹着机油味撞了他满怀。郭鹏眯眼盯着火花塞上的积碳,嘴角一扬:“老伙计,又馋新零件了?”换件、注油、点火,机器“突突”苏醒的震颤从掌心传来,比任何交响乐都悦耳。他抹了把脸,汗与油彩在颊边混作一幅抽象画,比舞台妆更生动。
修完最后一处围栏,郭鹏习惯性地用沾满铁锈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。这个动作在他古铜色的脸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,像是给辛勤盖上的印章。远处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好奇地张望,湿漉漉的鼻头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
夕阳把牧场染成金红色,郭鹏的工具包轻了不少。他往宿舍走,影子被拉得老长,和牛群的剪影叠在一起。裤腿上的牛粪干透了,硬邦邦地沾在布料上,后背的盐霜印子像幅抽象画。但他摸了摸口袋里那本勾满红钩的检修记录本,今天的问题都打了勾,胸腔便涌起温热的满足——像刚挤出的鲜奶,稠得挂心,沉甸甸甜丝丝的。
这就是郭鹏的日常:没有金戈铁马,只有螺丝与齿轮的密语;没有鲜花掌声,唯有机油与汗水交织的勋章。用扳手书写,以汗水落款。但每台轰鸣的机器、每头安适的奶牛,都是对他无声的礼赞。牧场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,都在他粗糙的掌纹里留下印记。当明日晨光再临,他的工具包又将盛满责任,脚步还会准时踏在这片土地上。牧场的顺畅运转里,藏着他的价值,藏着普通人最实在的坚守。这里的一草一木,一钉一铆,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,平凡却不可或缺。(郭香)
Copyright © 2022 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